《题春绮遗像》嗟余只影系人间, 如何同生不同死? 同死焉能两相见, 一双白骨荒山里。清/陈衡恪
人亡有此忽惊喜, 兀兀对之呼不起。
嗟余只影系人间, 如何同生不同死?
同死焉能两相见, 一双白骨荒山里。
及我生时悬我睛, 朝朝伴我摩书史。
漆棺幽閟是何物? 心藏形貌差堪拟。
去年欢笑已成尘, 今日梦魂生泪泚。
1914年正月十三日,陈衡恪的继室汪春绮猝然病逝,年仅三十一岁。在汪春绮亡故后,陈衡恪忽然发现了她生前的画像,在惊喜之余,发出无限悲凉的怀念之情,于是题了这首悼亡诗。
译文
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喜,用心的人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。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,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?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,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。等到投胎出生时悬着我的眼睛,人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。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?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。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,梦魂中偶念旧事,亦不禁流下泪水。
相关文章
猜你喜欢
最近文章
-
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 宋/李清照
244 -
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唐/李白
251 -
《天末怀李白》凉风起天末,君子意如何。鸿雁几时到,江湖秋水多。 唐/杜甫
267 -
《行路难》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?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唐/李白
284 -
《长歌行》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 汉/乐府
252 -
《送魏万之京》关城树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莫见长安行乐处,空令岁月易蹉跎。唐/李颀
246 -
《进学解》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唐/韩愈
224 -
《将进酒·君不见》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 唐/李白
263